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张小川 记者 李佳 )11月21日,由陕西省艺术研究院主办,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何家营村村民委员会、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协办的第十八届西安鼓乐艺术展演,在长安区何家营鼓乐广场正式拉开帷幕。以“传承千年鼓乐,奏响非遗盛荟”为主题,这场为期三天的非遗盛宴,通过传统与创新交织的演出,让千年鼓乐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西安鼓乐作为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非遗项目,是古都西安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上午10:30,“千年鼓韵·盛世启章”专场演出如期上演,何家营鼓乐社率先登场,带来坐乐《将军令》《普天乐》、唐诗吟唱《忆江南》及双云锣《尺调引令》,都城隍庙鼓乐社、大吉昌鼓乐社的《步步娇》《尺调耍鼓段坐乐》《十六拍》等传统曲目,古朴旋律与诗意吟唱交织,尽显千年鼓乐的典雅韵味。据了解,本次展演全程摄像记录,后续将制作主题视频、花絮及宣传片,助力西安鼓乐的广泛传播。
11月22日13:00,“鼓乐竞艺·匠心对决”专场将如期举行。南集贤东村鼓乐社将带来《唢呐皮》《圣寿乐》等六首经典曲目,西村鼓乐社则献上《十板头》《斩狐狸》等十二首佳作,两社还将展开即兴“斗乐”互动,传统技艺的现场碰撞将成为本场最吸睛的亮点。
11月23日13:00,“青春鼓韵·薪火相传”专场将压轴登场。大唐芙蓉园东仓鼓乐社献上《雁落沙滩》《敢动山》等经典法鼓段,激昂鼓点与悠扬曲调碰撞出震撼人心的艺术张力。西安外事学院鼓乐团、西京鼓乐社则将呈现创新演绎。当天15:00,这场非遗盛宴画上圆满句号。
这场集展演、交流、传承于一体的文化活动,不仅汇聚了民间乐社与高校团体的双重力量,更通过“传统+创新”“竞技+展示”的形式,让千年鼓乐走进大众视野。后续两天的精彩对决与青春演绎,值得广大市民与文化爱好者持续关注。
现场观演指引
本次活动举办地为长安区何家营鼓乐广场,推荐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绿色便捷。地铁可乘坐西安地铁2号线至何家营站,从B口出站后向南步行约500米即达广场入口。公交方面,124路、324路、338路、500路等多条线路均在何家营站停靠,下车后步行3-5分钟即可抵达。
自驾观众可导航至“何家营鼓乐广场停车场”,现场设临时停车区域,车位有限建议错峰前往。活动期间广场周边部分路段实行临时交通疏导,请注意听从交警及工作人员指挥。
1. 入场须知:每日演出提前30分钟开放入场,观众需有序排队,配合现场工作人员引导就座。建议携带轻便物品,避免大型行李影响通行。
2. 礼仪规范:西安鼓乐演出需安静聆听,演出期间请将手机调至静音或关闭状态,禁止随意走动、喧哗。拍摄时请勿使用闪光灯,以免干扰演出。
3. 安全保障:现场设有医疗服务点及应急通道,若出现身体不适,请及时联系穿橙色马甲的工作人员。老人、儿童及行动不便者建议由家人陪同,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区域。
4. 物品准备:秋季天气多变,建议随身携带保暖衣物及雨具;
位于广场东侧的“西安鼓乐展陈区”免费向观众开放,核心亮点值得关注:
一“千年脉络”板块,通过老照片、文献复刻展示鼓乐从唐代至今的传承历程;
二“乐器密码”展区,实物陈列双云锣、坐鼓等特色乐器,附有详细演奏原理说明;
三“传承故事”墙,收录何家营、东仓等乐社代表性传承人的口述历史。
每日12:00-13:00展陈区设有“非遗小课堂”,由乐社艺人现场讲解鼓乐乐理知识,观众可近距离观察乐器构造,适合亲子家庭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