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通讯员 周峰)在省委社会工作部指导下,11月20日至23日,陕西省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高中印一行赴汉中市开展专题调研,聚焦推动志愿服务向社区报到、深化“五社联动”机制,实地走访西乡、城固、略阳、汉台四地十余个社区及社会组织,与基层干部、志愿者代表面对面交流,为推进陕西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摸实情、听真声、谋实策。

西乡:从城市到村镇,志愿服务各有特色
11月20日,高中印随同参加“全省党建引领社区多元共治暨创新‘五社联动’机制现场推进会”的省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吴铁,汉中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邱仕伟等领导,首站来到西乡县调研。
在城北街道东关社区,银龄老兵志愿者“退休不退志”,自发组建服务队参与治安巡逻、矛盾调解,在社区治理中持续发光发热;二里社区作为村改居典型,志愿服务组织运行规范有序,平稳实现从农村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型;而在峡口镇峡口社区,市县级社工组织与社区志愿服务协会高效联动,社区慈善资源充分整合,社区大食堂通过市场化运营反哺村集体增收——志愿服务与经济发展在此深度融合。

城固:“一老一小”有依托,志愿品牌显活力
11月21日,高中印深入城固县五个社区调研。陕飞三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牵引,医疗志愿服务队已向社区报到,老年大学文艺活动蓬勃开展;陕飞一社区依托航空博物馆、诗书画展馆等特色空间,聚焦老年教育与儿童托管,精准服务“一老一小”;城东社区成立以社区命名的志愿者协会,建有科普馆、育儿区,并与市县两级协会紧密联动;中山街社区的志愿宣讲员正为居民讲述城固籍历史名人张骞、李固的故事。

在胜利街社区,“博望大妈”志愿服务品牌声名远播。这支队伍运用“1456工作法”,覆盖党员、银龄、巾帼等多支力量,成为“五社联动”的生动样板。高中印一行就志愿服务与城固县委书记王健梅进行了座谈交流。
略阳:小而美项目落地,厚植志愿文化土壤
11月22日,调研组走进略阳县兴州街道多个社区。象山湾社区将日间照料中心与老年大学功能融合,略阳县志愿服务联合会、文艺志愿者协会均已向社区报到。高中印叮嘱社区干部:“要主动挖掘群众需求,打造‘小而美、见实效、能持久、群众得实惠’的项目。”
北街社区创新“六联共建好邻居”模式,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特色鲜明。高中印建议打造“全场景自治互助、民族团结型社区”。

南街社区志愿服务队已在民政注册,资源整合能力强;中学路社区作为全省“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孵化“蒲公英”品牌,通过轮椅共享、七彩课堂、微心愿认领等方式,精准服务“一老一小一残”。
在略阳县社会工作指导中心,调研组观看了“略微建e”智慧治理平台演示,肯定其网格化管理成效。在徐家坪镇梁家坪上坪院子培训中心,高中印强调:“要丰富志愿者权益保障,厚植志愿文化土壤。”
汉台:专业力量下沉,青年薪火相传
调研最后一天,高中印一行来到汉中市区,走访三家代表性社会组织。

在汉中曙光应急救援协会,调研组观摩实训并慰问队员,充分肯定其在抢险救灾中的专业作用,同时强调:“安全是底线,心理干预能力也需同步提升。”
在绿色联盟志愿者协会吾悦公馆服务驿站,一群由大中学生组成的青年志愿者正策划“暖冬行动”。高中印勉励他们:“志愿服务贵在传承,青年力量是未来希望。”

汉台区阳光儿童公益志愿者协会已向钟楼社区报到,长期为困境留守儿童提供陪伴与支持,彰显社会组织向基层扎根的实效。
本次调研是陕西省志愿服务联合会践行“志愿精神在基层”的重要举措。高中印总结强调,志愿服务必须贴近群众真实需求,突出党建引领,深化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会资源、社区志愿者“五社联动”,整合多方力量,让志愿精神真正扎根社区、服务民生、助力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