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薛凯)近日,西安石油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赴蔡家坡村‘情暖蔡家坡’寒假社会实践团”在白金莉和王璟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西安市鄠邑区石井街道蔡家坡村,深入开展了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响应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推动青创人才进县区、进乡村,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团一行抵达蔡家坡村后,首先被村口以红砖砌成的“关中忙罢艺术节”巨型标识所吸引。这一标识不仅彰显了村庄的独特艺术氛围,也成为了引导实践团成员深入探索的起点。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团队成员沿着八号公路参观了麦田剧场、乡村美术馆、雕塑馆等艺术地标。这些地标性建筑不仅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艺术元素,更将“忙罢会”这一传统民俗活动升级为融合戏剧、装置艺术、摄影展的现代文旅品牌,为蔡家坡村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
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了艺术与乡村的共生理念。村庄内的46幅大型壁画与20余件大地艺术作品将秦岭风光与传统农民画相结合,使农舍院墙与田野空间成为了艺术表达的载体。这些作品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更激发了村民对乡土文化的热爱与自信。
蔡家坡村的蜕变历程在村史馆内得到了生动展现。传统农具、脱贫影像资料与“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荣誉证书形成了鲜明对比,揭示了村庄从贫困村到文旅示范村的华丽转身。据图文资料显示,自2018年西安美术学院与当地政府合作启动“艺术乡建”项目以来,蔡家坡村通过艺术节成功激活了乡村经济与文化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创新动能。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实践团成员分组走访了村内不同行业的从业者。在与面馆店主盛女士的交流中,团队成员了解到艺术节带来的客流使面馆生意兴隆,面粉消耗量翻倍,全家收入显著增长。而在民宿聚集区,返乡创业青年王先生分享了他的创业经历。他表示,民宿在艺术节期间常常“一房难求”,年收入已突破十万元。艺术不仅让乡村有了吸引力,也让年轻人看到了回乡创业的希望。
此次蔡家坡村之行,实践团成员深切体会到了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提升,更是文化自信的重塑。艺术作为一把钥匙,解锁了乡村发展的无限可能。它唤醒了村民对乡土的热爱,也让城市人重新发现了乡村的价值。正如“艺术村长”崔凯敏所言:“艺术不应是乡村的装饰,而应成为激活内生力的火种。”
蔡家坡村的蜕变是乡村振兴内外联动的生动例证。通过“艺术+文旅”模式,村民从旁观者变为了参与者,乡村也从“输血帮扶”走向了“造血振兴”。实践团成员在总结会上表示,此行不仅深化了他们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理解,更坚定了他们以专业所长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决心。未来,他们将继续关注和支持乡村振兴事业,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