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青年作家陈伟军新作《我们光芒万丈》出版

用文字点亮孩子的心灵孤岛

青年作家陈伟军新作《我们光芒万丈》出版

用文字点亮孩子的心灵孤岛

2025-06-30 17:22:05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王伟伟)近日,青年作家陈伟军推出儿童文学新作《我们光芒万丈》,该书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呼吁孩子拥抱真实、接纳自我,以其美好深情的笔触关注青少年心理困境,讲述新时代好少年面对诸多成长困惑积极突围、向阳而生,追逐梦想、实现自我价值的温暖故事,传递出“每一个孩子都将光芒万丈”的积极观念和蓬勃向上的成长能量。

据悉,该书由21世纪出版社集团重磅推出,出版伊始就入选由“全国百班千人读写计划”研发,名师、专家、校长参与严选的《2025年小学生暑期分年级阅读推荐书目》,并于6月21日全国首发。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光芒万丈》一书还附赠“追光的人”心理自助站健康教育折页,特别推出同名主题曲,以多种形式为青少年提供心灵疗愈,彰显文学的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

聚焦青少年关键成长问题 

《我们光芒万丈》讲述了一个暖心励志的成长故事——从外地转学的11岁男孩侯小阳意外发现,异父异母的“姐姐”毛一蔓成了自己的“冤家”同桌。侯小阳和毛一蔓面对父母离异、家庭重组的现实,内心有着汹涌波澜,他们天真地幻想着各自的亲生父母会重归于好。在“鸡飞狗跳”的日常生活中,两个孩子从剑拔弩张到互相打气、彼此接纳。他们和江洋、叶青青、彭奇等同学组成社团,得到了来自学校、社会的多方支持,两个孩子的经历也将鼓励更多处于特殊亲子关系中的同龄人发现生活的精彩。

该书以转学少年侯小阳的视角切入,精准捕捉特殊家庭子女的情感困境,展现了一个父母离异后陷入自我怀疑的男孩,如何在老师、朋友和亲人的陪伴下,逐渐接纳家庭变故、重建自信的历程。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动人的故事和深刻的主题,真切地反映了青少年的成长困惑和情感渴望,鼓励孩子们相信自己终将“光芒万丈”,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和心灵疗愈价值。
21世纪出版社集团总编辑闵蓉评价说:这本书的出版正当时,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值得全社会关注的议题。当下我们的青少年读者正处在身心急剧变化的成长期,面对学业压力、家庭关系的转变、生理变化和人际交往,他们心里有许许多多的困惑。而这本书将鼓励孩子们勇敢地面对自己,面向世界,去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也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太阳”。相信老师和家长们也能从中获得启示。

随书附赠“心理自助站”折页 

如何帮助那些特殊群体的孩子走出“心灵孤岛”,拥抱生活,21世纪出版社集团在打造《我们光芒万丈》时就提出了将“青少年心理健康”作为该书主题的想法。该书突破传统童书边界,以“内容+服务”的双重维度打造沉浸式阅读体验,随书附赠“追光的人 心理自助站”折页,把心理诊室搬进书中,特邀心理学专家撰文指导,让成长多一份专业守护。该书责任编辑冯祖耀表示:“《我们光芒万丈》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份送给孩子们的成长礼物。我们希望通过小说的情感共鸣与心理学的科学指导,让孩子们在阅读中照见自我、疗愈心灵,汲取积极向上的成长能量。”

其中,手册由长期坚守在基层一线的心理学专家邬佩红倾情撰写,以小说情节和人物为切入点,提炼当下青少年普遍遇到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专业翔实的指导,并配以简单有效的实操指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探讨“情绪管理”“自我悦纳”“家庭冲突”“反霸凌”等话题。读者可以在读完小说之后,跟随小说里那些勇敢的“追光者”,对照故事情节、代入人物角色、联系自身生活等方式进行“心理自助”,将静态阅读转化为动态成长体验,将书中的启示转化为生活中的行动,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束光。“文学是柔软的,心理学是理性的,二者的结合能让孩子们既获得情感共鸣,又掌握应对困境的方法,我觉得特别有意义。”邬佩红表示。

同名主题歌唱响成长宣言

翻开《我们光芒万丈》的最后一页,读者会发现一个特别的惊喜:书中附有同名主题歌的完整词曲。通过扫描页面上的二维码,读者可以即刻聆听这首专为小说创作的主题曲。此外,该主题歌已陆续在QQ音乐、网易云音乐、酷狗音乐等主流音乐平台,实现全网上线。

“我们光芒万丈,站在山岗拥抱太阳。温暖灿烂的阳光,照在我们青春的脸庞……”这首由作家陈伟军作词、知名音乐人谢知言作曲、留声机童声合唱团倾情演绎的主题曲,以其真挚的歌词、清澈的童声和昂扬的旋律,传递出勇敢追光、迎接万丈光芒的信念。小说与音乐的跨界融合,不仅能够延展和丰富作品的表现手法,更能让读者获得多维度的艺术体验。“当孩子们在阅读故事的同时,还能通过音乐感受到作品的情感内核,这种心灵共振是立体的、深远的。”该书出版后,一位语文老师对这种创新形式颇为赞赏。

接受采访时,陈伟军分享了他的创作理念:“音乐与文学都是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它们之间有着天然的相通性。我为近些年推出的儿童文学作品都创作了同名主题歌,就是希望通过音乐的感染力,让作品能够更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我还会继续推出儿童文学作品,也会将音乐的创作进行到底。”

(编辑:李溢涵)

(责编:荆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