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王战荣)经过四天4个竞赛单元共168场比赛的激烈争夺,“全民健身 运动三秦”2025年陕西省武术散打俱乐部联赛于7月14日晚在汉城湖封禅门圆满收官,男女青年组、男女少年组各级别冠军尘埃落定。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贾坤、副主任张坤,未央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刘嘉祺,未央区体育运动协会会长林超彬等领导嘉宾出席颁奖仪式并为获奖选手颁奖。
当夕阳为汉城湖披上金纱,擂台上的汗水与观众的热情仍在升腾。陕西武术散打俱乐部联赛打破了体育场馆的封闭边界,将传统武术竞技与汉代文化景观深度融合,吸引了众多年轻群体、体育爱好者和家庭前来观赛。不仅改变了传统观光游的单一模式,也为景区注入“体育+文旅”的多元活力。
陕西是中华武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而散打作为现代武术竞技的代表,与汉城湖的历史文化背景形成巧妙呼应。汉代尚武之风盛行,而今日的散打擂台,则延续了这份勇武精神。联赛在汉城湖畔举办,在塑造景区“文武结合”品牌辨识度的同时,通过散打运动员的凌厉攻防与观众的呐喊助威,以直观、激烈的竞技场面,形成“在历史场景中看现代竞技”的独特体验,提升了文化传播的感染力,让游客在观赛过程中感受中华武术的魅力。带着外地朋友来汉城湖游玩的市民何先生难掩兴奋之情,“逛景区还能看到这么精彩的散打比赛绝对是意外的收获,在这里举办比赛很契合汉代的尚武精神。”
开放式赛场的设计堪称点睛之笔,赛事组委会将擂台设置于封禅门,观众在傍晚可边观赛边欣赏汉代建筑群的剪影,在自然环境中零距离感受散打魅力。这种创新模式不仅吸引了众多体育爱好者,更让许多偶然经过的游客、市民驻足观看,使小众运动实现“破圈”传播。此外,景区不乏家庭游客,火爆的赛事氛围可以有效激发青少年对散打的兴趣,助力该项运动的推广和普及。可以说这一尝试超越了单纯的赛事选址创新,更是对“体育赋能城市”理念的重要实践,为全国提供了“如何通过体育激活文旅资源”、“如何以赛事为媒介传播文化”的参考样本。
省武术散打俱乐部联赛,具有专业性强、覆盖面广、参与单位多等特点,为各俱乐部、武馆更加科学规范地实施散打教学,形成以赛促训、赛训结合的训练模式,提供了专业平台。“本次比赛共有37家俱乐部200余人参与其中,18名裁判中有7名是国家级,可以说赛事规模大规格高。我们的业余青少年选手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技战术水平均有提升。”总裁判长王福禄介绍道。
散打俱乐部联赛已成为展示陕西武术底蕴的重要窗口,而与汉城湖景区的成功合作,则为体育与文旅产业的联动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省武管中心副主任张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首届全省武术散打俱乐部联赛的举办,是我省武术散打领域的一次创新尝试。特别选择汉城湖景区,就是希望将武术散打与历史文化相结合,让大家在欣赏激烈比赛的同时,感受传统武术与历史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助力‘体育+文旅’融合发展。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赛事,为省内的散打爱好者搭建一个切磋技艺、交流经验的平台,挖掘更多优秀人才,推动武术散打在民间的普及。此次联赛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计划将它打造成陕西武术散打的品牌赛事,不断扩大赛事规模和影响力。一方面吸引更多俱乐部和选手参与,另一方面通过赛事选拔优秀人才,充实我省武术散打人才库,为提升我省武术散打竞技水平、传承和弘扬武术文化持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