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西安文旅“晚高峰”点燃 “夜经济”活力

西安文旅“晚高峰”点燃 “夜经济”活力

2025-08-12 11:11:25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赵丽莉 见习记者 宋可青 张桢璐)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十三朝古都西安在夜色中舒展活力画卷。随着市民生活水平提升与消费观念转变,夜间经济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增长极,而文旅“晚高峰”正以强劲动力,激活着西安“夜经济”的无限潜能。近日,记者走访西安多家博物馆、景区及公园,探寻文旅夜潮如何为这座古城的夜晚注入烟火气与新动能。

博物馆“夜宴”:文物“醒”在灯火里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的博物馆在夜间焕发别样魅力。西安博物院推出 17:00-20:00夜间开放时段,七日内夜间门票持续约满。

暮色低垂,走进西安博物院,柔和的灯光下,古老的文物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游客们穿梭在各个展厅,认真端详着每一件展品,仔细聆听着历史的回声。如今,博物院内还设置了文创商店,各种以文物为原型设计的文创产品琳琅满目,不断吸引着游客驻足挑选。徐女士兴奋地告诉记者:“白天忙着工作,只有晚上才有时间出来逛逛。没想到西安的博物院晚上也开放,真的很方便。而且这些文创产品太可爱了,我买了好多给家人孩子,还准备带一些回去送给朋友,让他们也看看博物院里的西安。”

西安博物院夜间开放不仅点亮了文物,更激活了周边夜经济。博物院外的夜市、特色小店也客流倍增。工作人员说,夜间时段已成为文旅消费新增长点,游客在感受历史魅力的同时,带动了“逛展+消费”的夜间经济链条,让千年古都的夜晚更具烟火气与文化味。

除了西安博物院,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也纷纷进入“超长待机”模式。博物馆的夜间开放,不仅丰富了市民和游客的夜间文化生活,也带动了周边文创、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夜经济”的新亮点。

景区夜游:沉浸式体验让历史“可触摸”

西安景区的夜晚同样游人如织,大唐不夜城堪称夜游“顶流”。沿街仿唐建筑在灯火中勾勒出飞檐斗拱的剪影,街头艺人的皮影戏、胡旋舞引得掌声雷动,肉夹馍的焦香与文创店的香囊气息交织,游客仿佛一步跨入盛唐市井。“汉唐文化巴士10元一人,一小时一班,串起钟楼、大雁塔夜景,不用挤地铁太省心!”游客王女士举着刚买的“长安”雪糕点赞。

暮色中的“长安十二时辰”更显穿越感:灯笼次第亮起,暖光漫过青石板路,身着广袖汉服的游客款款而行,衣袂随晚风轻拂,恍若从《捣练图》中走出。“租的齐胸襦裙绣着缠枝莲,老板还根据我的脸型梳了双环髻,朋友说我像壁画里的仕女!”李小姐转着裙摆笑道。在这里,汉服体验、场景演艺与历史故事交融,让千年文化从书本里“走出来”,变成可触摸的体验。

公园夜生活:休闲时光藏着消费活力

除了博物馆和景区,西安的各大公园也成为市民和游客夜间休闲娱乐的绝佳选择。大唐芙蓉园内紫云楼的飞檐被彩灯勾勒,与湖中倒影相映成趣,《大唐追梦》水舞秀拉开序幕,光影在湖面织就盛唐画卷,吸引游人驻足。穿汉服的游客们刚看完《梦回大唐》演出,便转去御宴宫尝陕菜,或乘画舫夜游芙蓉湖。这处集演艺、餐饮、夜游于一体的园林,让盛唐风华与现代夜消费共振,成了西安夜生活的鲜活注脚。

曲江池遗址公园则是市民放松的“后花园”:绿树环湖,亭台映灯,散步、慢跑的市民络绎不绝。“地铁八号线寒窑站开通后太方便了!”带着孩子游玩的赵阿姨说,如今公园增设平价美食摊位,“香酥豆腐、烤面筋随买随吃,不用再自带零食,越来越贴心。”

从博物馆的文化夜游到景区的沉浸式体验,再到公园的休闲消费,西安文旅“晚高峰”正全方位激活“夜经济”。对此,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旅研究中心张燕认为:“西安的文旅夜经济成功之处在于‘双轮驱动’——既深挖历史文化内核,通过博物馆延时、唐文化沉浸式体验等项目,让千年文脉在夜间‘活’起来,又精准对接消费需求,从交通配套到平价餐饮,从文创产品到亲子服务,构建起‘文化体验+多元消费’的生态圈。这种将城市基因与现代生活方式深度融合的模式,不仅延长了消费链条,更让‘夜西安’有温度、有内涵,为其他城市发展夜间经济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编辑:钟雨琪)

(责编:荆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