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红色谍战微短剧《黄河密码》横店开机

黄河水文暗语破局 致敬隐蔽战线无名英雄

红色谍战微短剧《黄河密码》横店开机

黄河水文暗语破局 致敬隐蔽战线无名英雄

2025-08-13 19:13:31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夏明勤)8月13日,由西影传媒与浙江海奕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出品、西影数码制作的革命历史谍战微短剧《黄河密码》于横店影视城正式开机。该剧以1935年的陕西西安为背景,首次将黄河水文现象转化为情报密码,讲述地下党员以智慧与信仰撕破黑暗的惊险征程。

黄河为引,解码生死暗战 

《黄河密码》创新性构建“水文谍战”体系:留洋教师魏华(陈凯欣 饰)以国学教员身份潜入敌营,与工厂女工方玉萱(董小白 饰)、车夫老李(赵秋生 饰)组成情报三角。三人凭借对黄河的深刻认知,将浪高、流速、漩涡位置等自然特征转化为“鸡鸭鹅雁”暗语系统——羊肉泡馍馆的蒸汽氤氲中传递加密情报,洮砚墨痕里藏匿作战地图,卷烟纸上书写“黄河水结冰”的生死接头令。当保安团总长之女周雅(曲芮 饰)与魏华在游行街头惊鸿一瞥,一场撕裂家族信仰的暗战就此展开。剧中,老李镰刀封喉换取同志转移、东北商人杜玉笑认通共守护物资、父亲周成书房饮弹完成对女儿的终极救赎,三度牺牲奏响信仰悲歌。

黄金班底锻造电影级质感

剧组集结顶尖创作团队:制片人王阳以“微短剧+大制作”理念重塑主旋律表达,导演杨恭磊(代表作《柳龙庭传》播放量破5.5亿)擅长用镜头编织窒息式悬疑;编剧刘泽甫、刘戈兵深耕历史考据,将真实地下工作案例融入黄河密码设定;策划陈淑玲携非遗顾问团还原1935年陕城风貌。在横店1:1复刻陕城老街,千件道具均依据历史文献复刻。

年轻化表达传承红色基因

作为西影传媒“红色微剧场”系列开篇之作,《黄河密码》以60集×1-3分钟的精悍体量打造快节奏叙事。制片人王阳表示:“我们以染血怀表、青砖裂痕等意象勾连历史,让年轻观众在谍战悬念中感受‘黄河精神’——那是革命者如浪奔涌的忠诚,亦是民族百折不挠的脊梁。”在筹备阶段,剧组主创多次前往关中革命纪念馆、黄河潼关古渡、壶口瀑布采风,与党史专家深入交流。编剧刘戈兵透露:“剧中所有情报传递方式均基于真实历史案例改编,那些未曾留下姓名的地下工作者,用生命点亮了新中国的黎明。”

目前该剧已进入紧张拍摄阶段,预计2025年10月登陆主流视频平台。这部集谍战悬疑、历史人文于一体的精品微短剧,必将以新颖视角与匠心品质,掀起新一轮红色文化传播热潮。(片方供图)

附:《黄河密码》剧情简介

一九三五,古城深冬。留洋归来的教师魏华踏入血色街道,羊肉泡馍馆的热气裹不住学生游行的呐喊。西装革履下,他怀揣重建地下情报网的绝密使命——以国学教师身份潜伏敌营,寻找代号“老李”的接头人。

当进步学生周雅举旗高呼时,她不知与人力车上的魏华那惊鸿一瞥,将撕裂父亲周成把守的保安团铁幕。酉山书局女掌柜方玉萱用洮砚藏起密信,卖烟老汉在卷烟纸写下“黄河水结冰”的暗语。三股暗流在羊肉泡馍的烟火气中交汇,织成以鸡鸭鹅雁为密码的“黄河密网”。

西岳静默,审讯室血腥。老李用镰刀割断自己的喉咙换同志转移,东北商人杜玉在枪械箱前笑赴刑场。当周成发现女儿抄录的剿共计划竟压在自己书房时,这位父亲饮弹完成了对信仰的背叛与救赎。

最终,染血的怀表在古渡码头定格:方玉萱怀抱烈士遗孤眺望延河,周雅的旗袍沾满狱中血泥,魏华在枪声中扑向黎明——个人命运如黄河碎冰,终将汇入抗战洪流。而密码未曾消失,它藏在农妇唤儿的炊烟里,刻在书院青砖的裂痕中,等春草再绿时,破土而出。

(编辑:薛诗彤)

(责编:李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