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李佳)近日,在兵马俑景区发生的一起寻找遗失手机的事件中,面对河南籍游客李某发来的200元感谢红包,民警果断点击“退还”键。这一小小的举动,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心湖,泛起层层关于责任、担当与温情的涟漪。
8月27日19时20分许,公安临潼分局秦俑派出所接到游客李某报警求助,称其在参观兵马俑景区时,不慎将手机遗失在兵马俑景区二号坑,请求民警帮助寻回。
李某和男友是在校大学生,原本计划8月27日参观完兵马俑景区后,于8月28日从西安出发前往成都开启新的学习生活。然而,参观过程中,李某不慎将手机遗失在兵马俑景区二号坑。手机里不仅存储着重要的学习资料,还有那些在旅游途中拍摄的美好瞬间,那可是青春旅程里最珍贵的回忆。更糟糕的是,此时她已离开景区身处西安市区,且遗失的手机处于关机状态。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李某一时不知所措,只能选择报警求助。
民警了解情况后,迅速联系景区治安办,并同步将遗失手机的信息发布到“平安秦俑”微信工作群,发动景区工作人员和群众的力量,共同寻找手机的下落。
然而,初步的寻找并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民警一边耐心安抚李某的情绪,一边向她承诺,待明天景区开门后,会第一时间帮她查看监控,全力寻找手机。同时,为了方便后续联系和获取更多信息,民警与李某的男友乐某添加了微信好友。指导乐某尝试登录手机账号,查看手机最后定位出现的位置,并通过远程操作锁死手机,防止别有用心的人打开手机后盗取手机内的信息。
8月28日上午,景区一开门,民警便迫不及待地赶到景区监控室。根据李某提供的信息,仔细调取手机遗失位置的监控。然而,二号坑内人来人往,小小的手机在监控画面中,难以被捕捉。监控排查陷入了困境,但民警并没有放弃。
“办法总比困难多”,民警决定采用一种看似笨拙,却可能是最有效的方法——将可能与遗失手机有接触的人群视频截图调取出来,想办法确定人员信息,再逐个拨打电话确认。这是一个极其繁琐和耗时的过程,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民警没有丝毫怨言,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态度。就这样,民警拨打了十几个电话后,终于迎来了转机,联系到了捡拾手机的游客王某。
王某承认确实捡到了手机,但由于当时手机没电已自动关机,等她给手机充好电开机后,却发现手机已被锁死。她也不知怎么联系失主,后来就接到了民警的电话。这时,民警又客串起“中间协调人”的角色。最终,王某配合民警,按照李某提供的地址,将手机以货到付款的方式邮寄给对方。
当李某得知手机失而复得的消息时,一直压在她心头的重石终于落了下来。她通过微信语音和文字,不停地向民警表示感谢。她激动地说,民警的热心帮助让她省去了一系列手机遗失需要补办的繁琐流程,更关键的是,此次旅行没有因这次手机遗失的疏忽而留下遗憾。为了表达对民警的感谢,李某转来200元的答谢红包。民警毫不犹豫地直接点击“退还”,并真诚地对李某说:“不用客气,这是我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应该做的,也是举手之劳。”就是这样,在游客遭遇困难时,秦俑派出所民警没有丝毫的推诿和懈怠,而是迅速行动,全力以赴,用专业的技能、耐心的态度和无私的奉献,为游客排忧解难,守护着游客的旅行记忆。
对游客李某来说,200元是她对民警辛勤付出的肯定,是她能想到的最直接最真诚的感谢方式。对民警而言,退还之举,并非是故作姿态,而是源于内心深处对警察职业的崇高信仰和对人民的深厚情怀,也是社会正能量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