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阮班慧)2025年9月第一个周末,由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西安交大一附院”)耳鼻喉科与西安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耳鼻喉科联合主办的“灯塔计划”2025榆林过敏性鼻炎专题义诊活动,同步开启“健康陕西基层行 百场科普惠三秦•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全国科普月’系列公益活动——过敏性鼻炎专场暨社区医学科普服务试点共建活动(2024年省级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省级社会组织发展项目)”,分别于9月6日在榆林市牛家梁镇榆卜界耘梦里便民服务中心、9月7日在神木市医院顺利举行,将优质医疗服务与健康科普送到基层群众身边。
本次活动得到陕西省委老干部局、陕西省和榆林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的悉心指导,由榆林市牛家梁农场与神木市医院联合承办,榆林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协办。活动现场汇聚近20位嘉宾与专家,其中包括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会长李宏杰、陕西省委老干部局发挥作用处处长姬志民、陕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副秘书长张录德与张秋侠、榆林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张自明、榆阳区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付永峰、榆林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刘汉烨、榆林林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乔占国,以及西安交大一附院副主任李白芽、体检科常务副主任缑永强、西安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王晓溪等,榆林市牛家梁农场场长张启东与书记徐江也为活动提供了大力支持,多方携手以高规格保障活动落地,推动基层健康科普工作走深走实。
活动依托强大的专家团队为群众提供精准服务,来自西安交大一附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体检科、药学部及西安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的近20位专家,率先开展权威科普讲座。榆林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刘汉烨教授以《AI沙蒿花粉自动计数系统》为主题,生动展示科技赋能过敏防治的前沿应用,内容贴近群众生活、讲解通俗易懂,让在场居民轻松掌握过敏性鼻炎防治的科学知识。讲座结束后,义诊服务随即启动,专家团队现场为群众提供免费鼻咽喉镜检查、过敏原筛查、血清学鉴定、骨密度检测及合理用药咨询等服务,同时投入全球领先的新款鼻咽镜影像系统、温控高频治疗仪等先进设备,确保诊疗的专业性与准确性。活动还为居民发放部分常用药品及健康礼品,精准对接群众健康需求,把实惠与关怀送到大家心坎上。
尽管活动清晨气温微凉,但两处义诊现场早早便人头攒动,社区居民踊跃参与,认真聆听科普讲座、有序排队咨询问诊,现场氛围热烈又温馨。不少居民在参与活动后由衷感慨:“这样的活动真好,专家来到家门口,我们既学了健康知识,又免费看了病,特别暖心实用!”据统计,9月6日在牛家梁农场的义诊活动,共服务群众近300人,完成皮肤点刺过敏原检测120人左右、血清过敏原检测120人左右,发放各类药品200盒、健康材料200余份;9月7日在神木市医院的义诊接诊近200人,完成皮肤点刺过敏原检测80人左右、血清过敏原检测100人左右,发放各类药品100盒。为保障服务质量,本次义诊实行号码唯一制管理,确保服务流程清晰、数据可追溯,同时按照严谨的科研标准开展义诊随访,切实帮助居民提升对过敏性鼻炎等常见疾病的认知水平与自我防护能力。
作为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全国科普月”系列公益活动在基层的重要实践,本次义诊活动紧扣“推动医学知识传播,服务人民生命健康”宗旨。接下来,学会将在全省范围内持续推进医学科普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等活动,预计本科普月期间将举办超百场活动,惠及群众超5万人。同时,学会将以“全国科普月”为抓手,系统推进医学科普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全力打造“内容精、形式新、影响广”的科普品牌,让医学知识真正走进千家万户,为“健康陕西”“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交大一附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创建的“灯塔计划”基层医疗巡讲志愿项目,始终精准响应基层需求,针对性设计活动内容与形式,不仅与基层医生建立起基于认知、信任与共创价值的转诊机制,还构建了长期帮扶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协作机制。自2020年启动“灯塔计划”系列巡讲活动以来,已成功举办超30场次,足迹遍布陕西省内各地级市及部分县级市,每场线下参会人数逾百人,累计线上参会超万人。该项目先后获得陕西省委老干部局、陕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的大力支持与指导,并与陕西省医学传播学会形成良好协作,今年8月更获批陕西省“志愿三秦”省级志愿服务项目。未来,“灯塔计划”将继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覆盖更多基层单位,让更多老区人民享受到便捷、专业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