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黄龙:选对品种结“金果”

黄龙:选对品种结“金果”

2025-10-09 15:14:13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胡黄忠 刘雨涛)苹果要提质,效益要增加,选对品种是核心。近年来,黄龙县以“科技强果”行动为引领,锚定品种差异化发展路径,聚力推广新品种、新模式,走出了一条果业升级、农民增收的特色之路,让曾经的“小特产”逐步成长为带动县域经济的“大产业”。

国庆节前夕,走进黄龙县三岔镇,果园里处处是忙碌的景象,果农们采摘、装箱的身影间满是喜悦——今年收入再创新高,这背后离不开秦脆、瑞雪等苹果新优品种的“加持”。

“新品种苹果见效快、产量高。”三岔镇李家庄村村民任友友算了一笔账:新栽苗木第二年就能见利,第三四年进入盛产期,产量比一般乔化树几乎翻一倍。“乔化树一年亩产五六千斤,秦脆第三年就能达到这个产量,第四五年更是能突破8000斤。”

同村的张利也分享了收益:“70的苹果5块7一斤,75的能卖到6块。今天刚开工装果,这是2020年老树改造后栽的,今年第5年,已经卖了3年苹果了。现在村里种这个品种的人特别多,每亩地收益能有3万块钱左右,大家都很认可。”

好品种的效益,在果农邱德亮的账本上体现得更淋漓尽致。他的果园第三年销售额达14万元,第四年飙升至34.7万元;即便今年遭遇灾害,其果园中一片16余亩的新品种地块,单是16万个套袋所产的苹果,就以5.7元每斤的价格锁定了约40万元收入。  

“选择大于努力,”邱德亮说道,“要是没受灾,今年套30万袋都没问题。我这果子平均下来每个不低于半斤,大家都会算账,你想这经济收益可观不可观?选不对品种,天天在地里辛苦,也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果农敢种、愿种,不仅靠优质品种,更有政府的强力支撑。2024年黄龙县落实果业奖补资金848万元,累计奖补超5280万元,3332栽培模式新建园每亩可获5000元补贴,大幅降低前期投入成本。同时,县果业中心常态化上门指导,从防雹网搭建到滴灌铺设等,全程助力果园管理。

“有了补贴,前期投入压力小多了,”三岔镇孟家山村村民李攀登今年新建果园,每亩投资约1.2万元,减去政府补贴的5000块钱,个人只需要7000块钱左右,“树势长得好,明年估计能套两三万袋,到第三年的话估计在五六万到六七万袋左右,效益非常可观。”而且,县果业中心的技术人员经常来指导,“遇到问题随时能解决”。

好苹果自然不愁卖。秦脆等新品种因汁多脆甜、硬度高能储存至次年四五月份,成了客商眼中的“香饽饽”。白水县客商李鹏就是常客:“我这次订了二三十万斤,秦脆口感比富士还好,称得上苹果里最好吃的。拉到我们白水以后,打包一下就能发往全国各地,消费者都喜欢。”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推动下,特色种植模式也在加速推广。三岔镇四条梁村已建成1000余亩“3332”示范园,积极推广瑞雪、秦脆等新品种,“一年栽树、两年结果、三年见效”的目标稳稳落地。

三岔镇四条梁村村委会副主任张胜彤介绍:“我们主要推广瑞雪和秦脆两个品种,这两年它们的售价都比富士高一些。像瑞雪去年在咱们村卖6块钱左右,秦脆去年5块3左右,今年秦脆售价能达到5块5到5块7之间,相对来说利益见效比富士好很多。所以后续我们还会继续推广和种植‘3332’模式。”

截至目前,黄龙县苹果种植面积11.8万亩,挂果面积10万余亩,预计今年苹果产量超14.5万吨,产值突破8.88亿元;已引进秦脆、瑞雪、维纳斯黄金、瑞香红、红斯尼克5个适宜本土的新优品种,建成省级矮化密植无支架“3332”栽植模式示范园2231亩,为果业提质增效筑牢了根基。

谈及未来,黄龙县果业中心主任贾龙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秉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新农人’‘五新’理念,在盘活土地政策、贴合地方实际、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探索‘以株代亩’老园挖建模式,推动‘小田并大田,小农变大户’;同时聚焦‘好看、好吃、好管、好卖’定位,加快‘乔改矮’和新优品种栽植,真正实现‘果优价更高’,让果农增收更稳,果业发展更旺。”

(编辑:吕媛媛)

(责编:荆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