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不做“盆景”做“港湾”

不做“盆景”做“港湾”

陕西日报 2025-10-10 20:02:23
分享到:

李旭佳

铜川柿树沟社区的“银发外卖员”冒雨为独居老人送爱心餐;西安环南路社区的7元爱心餐飘出家常味;汉中峡口社区的努力“照亮”老人蹒跚步履……面对老龄化时代的民生考题,陕西以社区为支点,用一个个适老巧思,探索“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养老智慧。

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核心在“以人为本”。柿树沟社区曾陷入“双重空心”困局,后来通过探索“党建+文化+服务”的组合拳,让书法室、秦腔团等激发银发活力;环南路社区71岁的党支部书记邓菊梅,亲自掌勺解决老人吃饭难、吃饭贵等问题,织密了社区群众间的情感纽带。这些实践印证:养老不仅需要物质保障,还需要精神慰藉,唯有读懂老人对“被需要”的渴望,才能让养老服务直抵人心。

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关键在“问需于老”。当前,我省已建成109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榆林金阳社区靠“指尖智慧”实现服务“数据跑腿”;宝鸡景贤社区凭“15分钟微便条”破解生活小事;商洛西河社区用“一人一档”织牢保障网……从陕北到陕南,从智慧赋能到文化滋养,陕西用“各美其美”的三秦答卷,为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提供了鲜活实践样本。

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不是“一次性创建”,而是需要以制度保障“常态化运维”。上海静安将康养社区嵌入核心商圈,老人10分钟内可达三甲医院;杭州用“时间银行”App智能精准匹配老人服务供需……从西安爱心餐厅到上海智慧康养,各地均在以扎实实践探索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新答案。这些探索虽没有“统一模板”,但有“统一标准”:不做“盆景”,要更多一些“问需于民”的务实举措,这样才能让社区成为老人“出门有便利、在家有保障、社交有温度”的幸福港湾。

(编辑:钟雨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