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在西安市临潼区就业服务中心,就业指导师和岗位推荐官对求职者进行“一对一”指导,帮助其在家门口就业。
本报通讯员 王三合文/图
“这段经历写得太复杂,要突出你的具体成绩。”“要摆出能够展示你成绩的亮点数据,这样才有说服力。”9月27日,在西安市临潼区就业服务中心,求职者陈怡行在就业指导师和岗位推荐官的指导下,对当前的岗位供给、就业状况及求职简历的填写有了新的认识。
“经过就业指导老师的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精准岗位推荐,我更加明确了职业方向,坚定了就业信心。”陈怡行说。
今年以来,临潼区紧盯底线任务、重点群体精准发力,通过挖掘岗位资源、强化技能培训、精准落实助企政策等举措,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群众稳定增收。
“多亏零工驿站的就业招聘信息,让我重新找到了工作。”9月29日,在临潼区新丰工业园区上班的刘伟高兴地说。去年底,刘伟通过临潼区总工会零工驿站线上平台发布的招聘信息,很快找到了心仪的岗位,并经过面试顺利入职。“工资合适,有五险一金,还离家近。”刘伟说。
为构建全域联动就业新格局,临潼区打破部门壁垒,加强部门协同合作与信息互通,以市场化运营方式重点打造网上驿站平台。平台上线以来,注册企业客户4775家,发布职位2734条,注册求职者3.1万人。
“我们积极搜集岗位信息,为用工方和务工方搭建桥梁。”临潼区总工会工作人员梁立萍介绍,求职者仅需在平台登录账号即可实现岗位对接,有效打破了就业服务中的信息壁垒,推动灵活就业群体实现“指尖求职”,切实提升辖区灵活就业人员的求职便利度与就业匹配效率。
“去年毕业后,我求职不理想,随后在临潼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投递了简历。”毕业于西安工程大学的沙帅说,他在临潼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推荐下,很快就进入西安西恩温泉奥特莱斯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见习。因表现优秀,公司已于今年6月底为其办理了正式入职手续。
今年以来,临潼区通过开展“人社工作进园区”“重点企业用工帮扶”等活动,积极搭建高质量人才供需对接平台。截至8月底,临潼区累计举办各类招聘会24场,参会企业720余家,提供岗位1.1万余个。对1601名2025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58名困难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帮扶。累计开发就业见习基地44家,新增就业见习岗位640个,推荐见习上岗81人。
为了提升劳动者就业技能水平,临潼区通过区、街道、社区(村)三级联动,主动摸排重点群体就业需求,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培训模式。目前,全区已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00期,培训3665人次。
在位于临潼区新丰街道的西安众一维修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工人高二虎熟练地驾驶叉车将商品搬运到仓库。“经过专业技能培训,我取得了叉车合格证书,现在月收入7000多元,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他说,“为了照顾家庭,我辞职在家多年。去年5月初,我偶然看到临潼区首期免费叉车培训的信息,随即报名学习。经过专业培训,我取得合格证书,并经培训学校推荐,在离家最近的企业找到了合适的工作。”
“截至8月底,临潼区实现新增就业1086人,完成目标任务的72%。”临潼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孟宪良说,临潼区将坚持就业规模扩量与就业服务增量提升并重,通过深挖岗位潜力、强化技能赋能、完善政策支持“三位一体”联动机制,持续优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确保政策服务“不断线”、帮扶措施“不缺位”,全力为群众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就业创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