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储茂银(右)在紫阳县毛坝镇采访(资料照片)。
紫阳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储茂银
从2000年进紫阳电视台算起,我在新闻战线已“摸爬滚打”25年,算得上是一名“老手”了。2023年开始,我转型做了一名全媒体记者。
相比于做电视节目,全媒体记者对文字的要求更高。“我要多看些报刊上的好文章,多向这些‘看不见的老师’学习。”我暗暗鼓励自己。
当年底,陕西日报社单列通讯员联络部。从向“看不见的老师”学习到有了专门对接指导我们通讯员的编辑老师,这一举措让我“欣喜若狂”。
在紫阳县高桥镇裴坝村,村民梁玉军一家三代人自发保护一棵树龄300余年的古树,并守护树上的苍鹭。2024年春季,在了解这一线索后,我和同事做了新媒体作品,在群众新闻客户端播发。和陕西日报编辑老师交流中,他们提出建议:题材很不错,可以深入挖掘,做成反映“两山”理念的深度报道。
经过进一步采访、核实、修改、润色,打磨了近两个月,2024年8月7日,报告文学《梁玉军的苍鹭情》在陕西日报副刊版刊发。
这次采写经历让我感悟到,一篇好作品的问世,就像一棵小苗长成参天大树,是无数心血“浇灌”出来的。
“深深扎根泥土,和稿件一起‘成长’。”第二十六个记者节来临之际,这是我对自己和广大通讯员朋友最想说的一句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