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秦岭文脉・城音共生——“秦岭印象”书画作品展暨《过秦岭》文学创作分享会在西安举办

秦岭文脉・城音共生——“秦岭印象”书画作品展暨《过秦岭》文学创作分享会在西安举办

2025-11-09 14:10:01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王娇莉)11月8日下午,伴随大气磅礴、激昂澎湃的钢琴曲《我的祖国》《黄河颂》在长安书院阅读+二层公共文化空间响起,一场以“秦岭”为主题,融合文学、书法、绘画与音乐的跨界文化艺术盛宴拉开序幕。

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市文艺两新联合会、西安市长安书院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西安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主办的秦岭文脉・城音共生——“秦岭印象”书画作品展暨《过秦岭》文学创作分享会开启,《过秦岭》作者王洁携手文学名家朱鸿、周瑄璞、邢小俊共同分享秦岭与《过秦岭》背后的故事,探讨秦岭文脉与城市声音的完美交融。

秦岭的故事、风姿、魂魄不仅在文字记录者的笔端流淌,也渗进陕西书画艺术的墨色中。“秦岭印象”西安市文艺两新联合会书画作品展在长安书院开启,汇聚了20位艺术家以秦岭为主题的60余幅精品力作。活动现场,胡勇、张娟梅两位艺术家围绕“国画如何诠释秦岭文脉、艺术如何联结文学与城市”的主题,解析国画作品对秦岭山水的艺术表达逻辑,以及书法作品对秦岭的呈现与表达,带领现场观众领略了秦岭的笔墨神韵和艺术巧思。

文学创作分享环节,《过秦岭》作者王洁携手朱鸿、周瑄璞、邢小俊等三位文学名家分享《过秦岭》写作背后的故事和阅读体验,并探讨了生态保护与人文写作的平衡之道。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报告文学作品?其实没有那么宏大的愿望。”作家王洁率先打开了话匣子,“我在宝鸡出生,在太白山脚下长大,对秦岭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到了秦岭就会觉得回到了家,会有一种情愫在里面。而且我一直觉得秦岭与我的关系是一种治愈的关系,每到周末或是闲暇的时候,我都会开车到秦岭里面走一走,看一看。从2009年-2019年,我个人在秦岭山里面资助了200多个留守儿童,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也是这部报告文学里面的人物,最终浓缩成了一本《过秦岭》。至于为什么叫《过秦岭》,实际上是跟我的成长历程有关。”

长篇报告文学《过秦岭》是一部为秦岭里生活、工作的人立传,用朴素情怀洞见时代心灵悸动的著作,是作家王洁用3年时间,走访了秦岭56个村子,采访了189个人物,最终选择了30多位人物,用朴素情怀洞见时代的心灵悸动,谱写出一首绿色守护者的奏鸣曲。王洁坦言说:“秦岭是一个宏大的主题,走进秦岭会发现自己真的很渺小。虽然这本书里面呈现的是30多位小人物,但他们都有伟大的特征——他们身上背负着具有强烈使命感的情怀,你会觉得自己作为文字的记录者,提笔写这本书的时候,这些人物的故事驱使你必须把他们写好。”

朱鸿、周瑄璞、邢小俊三位文学大咖也分享了《过秦岭》的读后感。朱鸿表示:“《过秦岭》言短、句子短、段落短,读起来像诗一样,没有压迫感,可读性很强;同时,文中的叙述节奏掌握得很好,阅读时会有一种动感,因此产生了强烈的现场感和画面感。”周瑄璞分享说,“这是一部全方位记录秦岭环境保护的行走之书,也是山乡巨变的深情书写。作者王洁是真正的深入生活,实地查看,所以呈现出来的文字和画面真切而动人,有知识性、趣味性,还有田野调查的确凿性。那些巡山人、护林员、唤猴者、养蜂人、大熊猫保护者……各有各的人生故事,但他们都是秦岭事业的守护者。每一位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邢小俊说,“目前有的报告文学重报告轻文学,有的报告文学有文学性缺少报告性,很难达到两者兼顾。《过秦岭》是报告性与文学性达到了完美结合的一部佳作。同时,它用报告文学‘滴水藏海’的手法,通过采访30多个人物,让这些人物群体作为一滴水,反映中国绿色发展的进程,用小水滴反映时代大潮,这就解决了篇幅小和主题宏大的矛盾。”

本次活动还特邀了三位杰出音乐人联袂演出:《西安人的歌》原唱程渤智,以熟悉的旋律唤醒深植于心的城市记忆;西安人气唱作人韩小九,带来质朴动人的秦岭主题民谣;旅德青年钢琴家、施坦威青年荣誉教师程飞深情演绎经典钢琴曲《我的祖国》《黄河颂》。不同风格的音乐对话,共同谱写了秦岭与城市的交响。

(编辑:范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