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态环境 /正文

国家级荣誉背后 这支“铁军”把黑河水源地建成“文明样板”

2025年06月13日 19:51:52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陶颖)青山如黛,碧水潺潺;云卷云舒,飞鸟翔集。走进西安黑河水源地,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徐徐铺展。在这方生态净土背后,有一支以守护为使命的铁军——西安市黑河水源地环境保护管理总站。凭借多年坚守与创新实践,黑河环保总站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用行动诠释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与担当。  

黑河水源地地处秦岭腹地,1481平方公里的保护区内汇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生态资源,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人为活动、环境污染等问题威胁着这里的生态结构和生态功能。如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黑河环保总站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生态保护联盟聚合力 共绘文明新图景

2024年7月,黑河水源地生态保护联盟正式成立,20家单位首批加入,如今,已吸收联通32家市、县级部门、驻地政府及200余人加入。联盟构建起线索移交、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六大工作机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联合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美丽河湖”创建等重大活动。如今,水源地森林覆盖率达97%,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同时,黑河环保总站依托联盟,开展联学联建活动,推动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同频共振。

扎根一线听民声 惠民工程暖人心 

垃圾分类看似小事,却关乎民生与文明。黑河环保总站开展“美丽黑河”大调研,党员与业务骨干深入一线,历时2个多月,走访群众、查阅资料,精准找出生态环境治理难题。基于调研成果,垃圾分类驿站应运而生,群众不仅能享受便捷的垃圾回收服务,还能用垃圾兑换日用品。未来,环保科普教育路线、垃圾资源化处置设施等更多惠民工程也将陆续落地,让文明创建成果惠及群众。

智慧赋能护水源 数字治理开新局

“水质总体稳定在Ⅱ类,但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指标需重点关注……”“柴油泄漏事件预计1小时13分钟后影响下游区域!”在黑河环保总站,这样的精准预警与应急推演已成常态。依托自主研发的“水源地综合管理平台”,通过“一网两线三端”实现全域数字化治理:24个网格与平台深度融合,网格员用手机端上报隐患,后台通过电脑端与大屏实时调度,形成发现、取证、处置的闭环管理。平台还反哺民生服务,环保人走进社区、学校,将文明理念送进千家万户。

铁军淬炼显担当 文明之风润心田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容不得半点疏忽!”黑河环保总站站长郭庭平的话语时刻警醒着每一位职工。黑河环保总站以半军事化管理锤炼队伍,从理论学习到实战训练,全方位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在省级生态演练中屡展风采。同时,黑河环保总站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开展环保科普、志愿服务,拍摄《一河清水送西安》等宣传片,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如今,黑河水源地水质常年稳定在Ⅱ类及以上标准,成为守护城市饮水安全的坚实堡垒。

从联盟共建到智慧治理,从民生服务到队伍锻造,黑河环保总站将文明基因融入生态保护的每一个环节,实现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双丰收”。未来,随着垃圾智能处理等项目相继落地,这片生态福地必将绽放更璀璨的文明之光。

【编辑:舒悦峰】 【责编:荆学慧】
秦闻客户端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举报邮箱:shxiwxb@126.com     陕西舆论环境违规线索举报:029-8224311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03    陕ICP备05001925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964号

新闻热线:029-82244483    邮箱:sanqincom@163.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1号

中国互联网辟谣平台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