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通讯员 唐碧忠 康积刚)初秋微凉、暑热依旧。佛坪干部一线为民解难不停步。
8月12日,在袁家庄街道艾佛花苑,小区居民冯志钢握住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干部靳涛语的手久久不放,连声致谢。还专门通过12345热线对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干部的表扬。
一周前,冯志钢拨打12345热线投诉天然气公司拒绝安装燃气。因冯先生此前在网上购买的燃气灶没有产品合格证、不符合燃气安全规定,天然气公司故不予安装。随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干部靳涛语和左伟岐第一时间上门协调解决,很快联系商家索要了合格证。燃气公司不到两小时就完成了安装,并现场进行了调试和用气安全培训。
“接诉即办”:24小时在线服务
今年5月的一个深夜,佛坪县12345政务服务热线值班员龚莉接到市级转办的工单称:“熊猫谷景区西侧山顶上一位游客脚扭伤需要帮助!”迅速将工单同步推送至县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大队、县公安局和县医院。各单位接单后迅速组织力量前往现场救援。凌晨3点,救援人员在山顶上顺利将受伤游客转移山下,医务人员直接护送至县医院进行救治,游客脱离危险;
这样的“夜间急单”并非个例。为确保群众诉求“不过夜”,佛坪县建立紧急工单“1小时响应、3小时处理、3日内办结”机制,将12345热线与“佛坪数字政府”平台深度融合,实现工单自动分派、过程实时追踪、结果即时反馈。今年以来,全县共受理12345工单798件,按时办结率达99.3%,群众满意率96%。
“以前办事要跑多个部门,现在打一个电话就能解决。”西岔河镇移民安置小区居民刘国民感慨道。前不久,他通过12345热线反映小区路灯不亮问题,第二天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就完成全小区路灯检修,还新增了5盏太阳能灯。如今,12345热线已成为群众口中“24小时不打烊的贴心帮手”。
“未诉先办”:把问题解决在萌芽
在佛坪,民生诉求的解决不仅停留在“接诉即办”,更向“未诉先办”拓展。石墩河镇石墩河村党支部书记袁静的手机里,时常存着一个特殊的“热线账单”:哪家老人需要定期代购药品,哪条村道雨天易滑,哪家还有家庭纠纷……这些未形成工单的“潜在诉求”,通过网格员日常走访、微信群实时互动提前捕捉、纳入办理计划。
今年6月,袁静在村民微信群中看到多人反映“村集体种植的淫羊藿因干旱导致枯萎”,立即组织村民实地查看,随后安排了3名群众抽水,及时缓解了旱情。村民雷兆军笑着说:“现在有了网格员和12345热线、群众的日常冷暖更有保障了,再也不用担心没人管了,村党支部书记就是我们身边最靠得住的热线话务员!”
这种“主动找问题”的思维,正源于佛坪县推行的“三预警”机制,预警预判季节性诉求(如冬季供暖、夏季防汛、防溺水)、预警预判群体性诉求(如农民工工资、邻里纠纷、家庭矛盾、老人赡养)、预警预判发展性诉求(如产业发展、技能培训)。今年以来,全县通过“未诉先办”解决民生问题412件,民生诉求类工单量同比下降23%。
“协同共治”:从“独奏”到“协奏”
民生诉求的解决,离不开部门间的“无缝接力”。佛坪县建立12345工单“首接负责+联席会商+三级联办”制度,对涉及多部门的复杂问题,由首接单位牵头,通过“现场办公会”“圆桌协商会”等形式推动解决,形成“平台派单+部门接单+承办单位办单+县级领导审单+纪委监委督单”五步闭环。
今年7月,12345热线连续收到多起关于“城区停车难”的投诉。县住建局作为首接单位,迅速联合城管、交警、自然资源等部门实地调研,一周内拿出解决方案:增设120个临时停车位,对外开放全县所有机关单位停车位,在主干道设置“30分钟免费停车区”。如今,城区停车秩序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达100%。
“过去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现在必须‘一竿子插到底’。”县政府办副主任贾君介绍,围绕提升工单办理质效,建立督导督办工作机制,对拖延不办、虚假回复的单位实行“提醒约谈”,倒逼责任落实。今年已有5个部门因工单办理不力被约谈。
从“接诉即办”的雷厉风行,到“未诉先办”的未雨绸缪,再到“协同共治”的握指成拳,佛坪县用制度规范了的12345热线办理,串起了民生需求。据悉,今年1-7月全县信访总量同比增长13%、12345热线工单同比增长123.5%。
“群众的满意度,就是我们工作的‘风向标’;问题是否有效解决,是我们的‘落脚点’。”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赵振兴的话,道出了佛坪县各级各部门解决民生难题的坚定决心。在佛坪,12345热线不单是保障民生的服务热线,更是群众信赖的“许愿池”,能让每一件民生诉求“高效快办”“落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