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南果北种” 火龙果成致富“金果果”

“南果北种” 火龙果成致富“金果果”

三秦都市报 2025-08-16 07:27:11
分享到:

“现在,我们的火龙果一年能挂三茬果,一个大棚的年产量在2000斤左右。我们一共种植了4个大棚,总产量能达到约8000斤。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预计能为村集体带来10万元左右的年收入。”榆林市靖边县大路渠村党支部书记刘胜东说。

原本生长于南方的火龙果,如今在陕北小山村的大棚里扎根结果,这场“南果北种”的尝试,为乡村发展注入了蓬勃活力。2023年,大路渠村在破解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这一难题时发现,常规种植养殖项目同质化严重,急需改革创新。经过反复研讨,该村瞄准市场空白,成为靖边县首个尝试种植南方水果的村子。

将南方水果引入陕北,众人既新奇,更感到挑战重重,“怎么种、如何管”成了村干部面临的首个难题。南方水果娇嫩,大田种植在北方不能过冬。刘胜东与驻村工作队商讨后,盯上了村里闲置多年的大棚。通过维修改造,为火龙果营造出适宜的生长环境。

“种植时,每隔30厘米栽种一株。等它生长到架子附近,每株保留8至10枝枝条。当枝条长到80厘米时掐尖,以促进挂果。挂果的时候还需进行疏果,确保每根枝条留一个果子。”技术员周彦明说,火龙果在生长中存在控温难的问题,冬天的温度不能低于4℃,最高温度不能超过38℃,火龙果是在晚上9时至10时之间开花,要进行人工授粉,晚上授粉存在灯光受限,还要确保每一朵花都能授粉成功。

除了向远程指导的技术员取经,村民们还通过刷抖音、看电视搜集资料,一点点摸索应对办法。经过近两年的摸索与精心培育,大路渠村的火龙果在2025年终于迎来丰产期。大路渠村种植的火龙果凭借优良的品质和“靖边产”这一标签,不仅打开了销路,还吸引了周边群众前来观光体验。

“以前只在网上、水果店见过火龙果,没想到家乡也种上了,吃着甜度好,还能亲眼看其生长过程,真不错。”市民张涛涛说。

如今,从摸索种植到初尝成果,村集体经济的新赛道已开启。很多附近村民慕名前来考察、学习种植技术。大路渠村也打算借着这股势头,当好“技术中转站”,为有意愿的村民提供技术支持,让南方水果在北方成为村民致富的“金果果”。

王靖 本报记者 李波

(编辑:李溢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