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推进新型工业化实践・共绘产业发展新蓝图

——2025中国工业论坛新型工业化实践大会在西安召开

推进新型工业化实践・共绘产业发展新蓝图

——2025中国工业论坛新型工业化实践大会在西安召开

2025-08-17 15:09:17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余慧敏)8月15日,2025中国工业论坛新型工业化实践大会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大会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实践・共绘产业发展新蓝图”为主题,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指导,中国工业报社主办,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支持,吸引了300余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参会。

2025中国工业论坛新型工业化实践大会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成功召开

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熊梦;中国工业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徐金宝;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理事长田玉萍;陕西省国资委原党委书记、陕西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孙安会;著名产业经济管理专家、教授,中国国际通航产业协会联盟名誉主席金乾生等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出席了大会。大会主论坛由中国工业报社社长助理、中国工业论坛秘书长陈俊岐主持。

中国工业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徐金宝致辞

徐金宝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度调整,中国工业亟需改变以往“单点突破”的发展模式,向构建自主可控、协同高效的“系统革新”全面迈进。此次大会于“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在丝绸之路起点城市西安隆重举办,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理事长田玉萍致辞

田玉萍聚焦工业大模型发展,她表示,工业大模型已在生产优化、质量控制等领域取得突破,但仍面临技术与应用层面的挑战:技术上,通用大模型轻量化不足、多模态数据融合难;应用上,传感器噪声、协议割裂等导致“数据孤岛”,全球约70%的工业数据未被有效利用。

陕西省国资委原党委书记、陕西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孙安会致辞

孙安会在致辞中表示,陕西是国家重要工业基地,从“一五”时期筑牢重工业根基,到新时代推动制造业蝶变升级,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陕西工业经济联合会将推动产业链合作,攻关核心技术,同时深化产教融合,促进高校资源与企业需求对接,为产业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熊梦作主题演讲

熊梦以《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建功新型工业化》为题发表主题演讲,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引擎,而其关键在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这是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关键。

中国著名产业经济管理专家、教授,中国国际通航产业协会联盟名誉主席金乾生作主题演讲

金乾生围绕《新型工业化的智能化数字化路径》展开阐述。他认为新型工业化的特征是技术高端化、产业集群化、制造智能化和运营数字化、社会资本化、布局国际化。在新型工业化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中,应积极实施“五个+”,即产业链+、高科技+、金融资本+、互联网+、“一带一路”+。

此外,陕西理工大学校长王磊分享了地方高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经验,通过制度破冰、人才引培、平台筑基三大路径,将学科、实验、人才培育与产业链、生产线、创新链结合;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刘敦南解析了电力系统低碳转型三阶段路径,指出零碳园区将成为工业绿色发展的主战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王宇霞认为,新型工业化具有新的时代内涵,人工智能正推动工业范式变革,催生新的发展动能。

企业代表也带来实践分享:中兴通讯中兴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卫民表示,AI全方位助力制造业发展,在智能物流仓储、智能排产调度、工艺优化与参数调优、能耗与碳排管理、人机协作与技能培训上均有广泛应用;西安智慧谷科技研究院总经理耿凯鸽介绍,光子具有并行计算能力,可成倍提升算力,人工智能时代将更多依托光子芯片,全球多个国家已布局该产业链。

以“产教融合实践助推新型工业化发展”为主题的圆桌论坛

当天下午,大会还举办了“产教融合助力新型工业化”圆桌对话和工业大模型应用创新论坛。圆桌对话中,专家围绕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展开交流,认为产教融合是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关键举措;工业大模型论坛上,企业代表分享了数字化转型、AI与智造结合等实践案例。

大会期间同步举办成果展示,展示内容聚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领域的实践成果。包括产学研用融合、产业技术创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及转型升级中涌现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等。

(编辑:吕媛媛)

(责编:荆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