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王雪 记者 姬娜)9月10日教师节,回望今年以来的人才培育路,陕西交控绥定分公司围绕“强技能、提效能、育人才”目标,深入推进“师带徒”“传帮带”人才培养机制,以业务“导师”的言传身教,为分公司运营管理注入新生力量,营造“比学赶超、互帮互促”的浓厚氛围。
35年经验主任手把手传技艺
“来,看仔细这个设备参数,它直接影响道路监控的精准度……”9月8日上午,分公司路网监控分中心内,有着35年不同岗位历练的中心主任加生伟,正手把手指导值班人员魏丽调阅监控的方式方法。从监控画面异常识别到突发事件快速响应流程,从数据报表精准填报到跨部门协同联动,加生伟结合实际案例拆解知识点,魏丽边听边记,不时提出疑问,“师带徒”的身影成为分公司“传帮带”场景的缩影。
组建内训师团队结对转岗员工
分公司承担着263.324公里的道路养护、收费机电、应急保障等重要职责,业务专业性强、实操要求高。针对近年来企业改革、职工岗位变化梯队建设需求,分公司于今年启动“内训师”行动,通过“双向选择、自愿结对”的方式,选取由综合办公室、路产养护部等7个部室的业务骨干,组建内训师团队。目前确定出朱敏、冯亚等5名在养护领域经验丰富的党员、业务能手担任“导师”,为88名巡查员结成帮扶对子。
老党员以初心育出“应急尖兵”
“不只是教业务,更要传作风。”在靖边路养收费党支部,“导师”郝建明的带徒理念颇具代表性。他不仅带着徒弟徐元元熟悉辖区路段的每一座桥梁、涵洞病害排查要点,还手把手教他使用无人机巡检、智能养护设备;休息时,更会分享自己参与除雪保通、汛期抢险的经历,让“责任在肩、冲锋在前”的信念融入徒弟心中。如今,上岗2个月的徐元元已能独立完成日常养护巡查任务,在近期的防汛工作中还因处置迅速受到好评。
创新教学法让技能快速落地
为让“传帮带”不流于形式,分公司制定了“三定”措施,定培养目标,根据徒弟岗位需求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定考核标准,每月开展业务实操测评、每季度进行综合考评;定激励措施,将“优秀导师”纳入年度评优重要依据之一。在收费一线,“导师”们创新出“情景模拟教学法”,通过模拟车主投诉、特殊车辆处理等场景,让徒弟在实战中掌握沟通技巧与业务规范;在储备中心,“导师”与徒弟共同参与应急设备操作、应急演练等,提升协同作战能力。
徒弟从“慌神新手”到“业务能手”
“以前面对车流量较大的突发情况会慌神,现在跟着师傅学了1年,处理起来得心应手。”靖边西收费站副站长高正的成长,是分公司“传帮带”成效的生动注脚。他的“导师”有着多岗位锻炼经验的站长谷正富,不仅教会他精准识别绿通车辆、快速处理ETC故障,还把“微笑服务、耐心解答”的服务准则传递给每一位职工,让分公司的“窗口形象”更亮眼。
截至目前,分公司通过“传帮带”机制,子洲收费站荣获陕西省交通运输系统班组建设大赛一等奖;已有21名徒弟达到独立上岗标准,收费班长李院、收费员王姣姣等人在业务技能竞赛中荣获佳绩,“导师”与徒弟共同完成的“收费窗口服务优化”“养护巡查效率提升”等多项创新建议被采纳推广。“我们以‘师带徒’为纽带,既传承了业务技能,更延续了绥定人‘务实、创新、担当’的作风。”分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机制,让“传帮带”成为推动业务提质、队伍建强的重要力量,为分公司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