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任怀民)随着金融交易日益便捷,电信网络诈骗也不断变换手法,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今年以来,工行宝鸡分行不断强化队伍建设,严格把好柜面“关口”,用实际行动守护群众的“钱袋子”。
“幸好工作人员耐心负责,我攒了这么多年的钱才能保住。”9月8日,一客户在工行宝鸡麟游县支行营业大厅连连感谢工作人员。原来,该客户当日要办理一笔20万元的转账汇款业务,但当支行工作人员询问了解转账用途和转账对象时,客户却不能说清楚转账对象信息,且在询问过程中含糊其词、不愿配合。凭借丰富的反诈经验,工作人员判断客户可能遭遇了电信诈骗,便一边耐心安抚,一边联系警方。最终,在银行工作人员与民警的共同劝导下,客户恍然大悟,连声向工作人员道谢,并表示一定会提高警惕,以后再也不会向陌生账户转账。
无独有偶,9月9日,工行宝鸡中山支行也成功拦截了一起电信诈骗。张女士来到银行要求支取27万元现金,用于收购粮食。在沟通中,张女士一直言辞闪烁,不愿透露更多信息,且她的职业也与收购粮食并不相符,银行工作人员立即向金台区反诈中心报告。
面对民警询问,张女士不仅不愿透露取款用途,还对民警的提醒存在抵触情绪。为了稳定她的情绪,民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张女士讲解诈骗分子的常用手段、作案特点及识别防范技巧。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耐心劝阻,张女士终于说出实情:前几天,她在网上认识一位“朋友”,对方称可教其操作投资理财,宣称“稳赚不赔、来钱快”,并让她下载了“某某期货”虚假软件,用于投资“原油”“黄金”等,此次取款正是准备转账给对方。结合民警讲解的近年高发电信诈骗案例,张女士终于意识到自己被骗,当即放弃了转账念头。
连续两天成功拦截两起电信诈骗,避免群众损失47万元,这不仅充分体现了工行宝鸡分行工作人员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反诈意识,更彰显出警银联动机制在守护群众财产安全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工行宝鸡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持续加强员工反诈技能培训,常态化开展厅堂反诈宣传,通过案例讲解、发放手册等方式,重点提升老年人、青少年等群体的防骗能力,切实筑牢金融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