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王锋)9月19日,铜川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了“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 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 奋力建设现代产业新城幸福美丽铜川”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场新闻发布会。铜川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邓治林以《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题进行了主旨新闻发布。铜川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周鑫辉在发布会上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2023年以来,铜川市国资系统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部署要求,紧密结合市委市政府具体工作安排,聚焦关键问题、立足本市实际,制定了《铜川市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明确改革目标,抓好任务落实,提升行动各项任务较好完成。截至2025年8月末,铜川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监管企业总资产达218.17亿元,资产规模同比增长5.9%,实现营业总收入31.43亿元,同比增长29%,利润总额同比减亏13%,年度营收连续3年增长超15%,国有资本收益连续3年增长10%,企业经营运行持续向好。
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调整持续深入
一是积极推进项目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前瞻布局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深化提升行动期间陆续实施了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维修改造、铜川市LNG应急调峰储备站、铜川石马山20兆瓦分散式风电、华能黄堡镇10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电站、铜川市供水管网压力优化调控分区计量、铜川市非集中连片住宅小区加装充电桩和停车场改造提升项目等64个涉及民生保障、城乡基础设施更新改造的高质量项目。这些项目基本都高质量完成,涉及资金22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44亿元。二是持续推动央地合作。落实《铜川市央地合作长效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专班职责,引导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协调解决驻陕央企反馈问题,及时跟进签约项目进展,持续推动央地、省地合作取得更大成效,目前27个央地合作项目已签约落地,涉及资金223.13亿元,完成投资约150亿元。三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鼓励支持公益类国有企业利用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技术手段,优化提升业务管理运营水平,向社会提供更加丰富、精准、便捷的服务。目前,市公交公司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公交线路到站实时查询系统、市自来水公司远传水表平台传输数据及平台缴费系统均已建成投入使用,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也在积极推动建设中,在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逐渐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能力,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四是加快市属国企综合改革。制定了《铜川市国资国企综合改革总体方案》,全面确立了以市场化、平台化、专业化、规模化为核心的市属企业高质量发展方向。按照集团化发展的实施路径,已经组建了铜川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和铜川投资运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注入优质资产,聚力将城发集团打造成为该市建设工程领域的领军企业,将铜投控股打造成为专业化、市场化程度高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主体,持续推动该市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
一是修订完善权力和责任清单。对55项权责事项进行了优化调整,进一步厘清国资监管机构与监管企业的权责边界,规范了业务办理流程。二是扎实推动市级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对照统一监管企业名单,坚持“成熟一户、推进一户”原则,稳步开展划转工作,目前已顺利完成10户企业的接收。三是构建审计监督与国资监管协同机制,形成分层覆盖、有机衔接的审计监督体系。联合市审计局印发了《加强国企审计监督和国资监管的通知》,计划5年内实现审计全覆盖,目前已有8户企业接受审计监督。同步确立健全了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1+6+2”制度体系,持续深化决策、内控、责任追究“三个体系”建设。四是全面实施分类考核与分类核算。结合企业功能定位和实际情况,修订完善《铜川市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突出差异化考核重点,强化分类指导和精准约束,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加快构建以管资本为主、协同高效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
邓治林最后表示,今后,铜川市将秉持“并购重组大集团、培育上市大引领、做优资本市场大舞台、探索混改大步伐、实施国资监管更高效”工作思路,抓好《铜川市国资国企综合改革总体方案》的实施,持之以恒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协同高效加强国资国企监管,多措并举推动国企提质增效,攻坚克难优化发展环境,强化严控融资风险,从严从实抓好国企党的建设,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和过硬作风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更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