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唐明军 实习生 许佳欣)“‘药食同源’产业大有可为,是极具潜力的‘黄金赛道’!”9月28日,在首届陕西省药食同源成果转化论坛暨陕西省中药协会药食同源分会成立大会上,这一观点成为与会专家、企业家的共识。大会汇聚政、产、学、研各界代表,共同探讨药食同源产业发展路径。会上,药食同源分会正式揭牌成立,现场签约项目总额达3000万元,标志着陕西省药食同源产业发展从“单打独斗”迈入“抱团发展”的新阶段。
分会成立 引领产业“抱团发展”
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分会管理规定与工作条例,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陕投集团副总经济师、陕西华山创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陕西省中药协会副会长同卓斌当选首任会长。榆林市广济堂郑随军、陕西康瑞安集团王杰、陕西陕药医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李鹏、陕西国康未来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岳正刚、陕西汉尚云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李金波当选副会长,陕西罗麻丹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席彬群任秘书长。
同卓斌在就职发言中,系统阐述了分会四年工作规划,明确以“标准、品牌、科技、融合”为核心发展目标,并部署了制度建设、标准攻关、渠道拓展、品牌培育四项重点工作,为产业协同发展绘就清晰路线图。
产学研齐聚 共谋产业发展新篇
陕西省商务厅、中国食品协会、陕西省食品协会、陕西省中药协会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到场致辞,对分会成立表示祝贺,并对分会工作及产业发展提出希望。
中国食品协会副会长、陕西省食品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林晓平用数据阐明了产业的巨大价值:“研究显示,合理使用药食同源产品的人群,其慢病发病率比普通人群低20%,而药食两用作物亩均收益可达普通作物的2至3倍。”他指出,药食同源产业蕴含健康、文化与经济的综合价值,是构建中国特色健康经济的重要路径。针对当前产业面临的基础研究薄弱、标准体系不完善等挑战,他建议从政策推动与监管协同,创新驱动与标准管控,产业联动与集群拉动等方面重点突破。
陕西省中药协会常务副会长周进华在致辞中强调,“药食同源”是2025年大健康领域的热点关键词,分会成立“恰逢其时,意义非凡”,标志着陕西省药食同源产业从“单打独斗”正式迈向“抱团发展”的新阶段。
咸阳市科技局四级调研员贾军龙在致辞中介绍了咸阳中医药产业的创新布局,并展望了未来五年陕西中医药产业的三大重点建设方向,表示将以大会为契机,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区域中医药及药食同源产业发展。
学术与实践并举 重大项目落地生根
在学术报告环节,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沈卫荣、康瑞安集团董事长王杰、陕西中医药大学岳正刚教授、罗麻丹医药招商部负责人余朝艳分别做了专题分享,从主动健康、成果转化、国际化路径到AI赋能,多维度探讨了药食同源产业的创新发展前景,引发了与会企业的热烈反响。
作为大会的重要成果,康瑞安集团与陕西医药控股研究院、吕梁野山坡食品、陕西省人民医院陕西省感染与免疫疾病重点实验室、陕西秦臻实业等多家单位,集中签署了科技成果转化协议和医教研产协同发展战略协议。据悉,本次签约涉及20多个项目,合作总额达3000万元,覆盖技术研发、产品转化与认证申报等关键环节。
康瑞安集团作为保健食品专业注册检验服务机构、分会副会长单位及咸阳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其相关负责人表示,集团将依托此次合作,持续强化技术服务平台功能,深化与高校、医院及产业链伙伴的协同,为构建“学研产销”一体化生态、推动陕西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