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唐明军)近日,36氪研究院发布《2025年中国披萨行业研究及消费趋势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披萨市场规模在2024年已达480亿元,预计2027年将突破771亿元,2022–2027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5%。在这一高速增长的赛道中,必胜客自1990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以来,已走过三十五年历程。作为中国披萨行业的开拓者与引领者,其发展路径不仅见证了西式餐饮本土化的进程,也展现出以持续创新夯实“披萨专家”地位的品牌韧性。
消费升级:从“尝鲜体验”到“品质日常”
报告指出,中国消费者对披萨的认知正经历结构性转变——从早期带有社交属性的“尝鲜型消费”,逐渐转向注重“品质感与健康度”的日常化选择。披萨不再只是西式餐饮的代表,更成为融合味觉体验与情感链接的现代生活方式符号。
面对消费升级,必胜客持续推动产品迭代。2025年推出的新·10寸手作薄底披萨,采用24小时慢发酵工艺,饼底兼具轻盈酥韧与芝士浓郁的双重特质,精准呼应年轻群体“轻松享用”与“味觉满足”的核心诉求。与此同时,针对“一人食”趋势,MY BOX自享小盒与比萨堡等产品,让独处时光也能兼备美味与仪式感。
本土创新:从“品类启蒙”到“体验共创”
1990年,必胜客在北京东直门开设首家门店,以“超级至尊”披萨开启了消费者的品类启蒙。此后,品牌持续推进本土化探索,推出北京烤鸭披萨、春节团圆披萨等融合中式风味的创新产品,构建起“西餐中韵”的差异化路径。
随着消费环境变迁,必胜客的创新步入“体验驱动”阶段。从“会下雪的披萨”到手拍饼底、创意卷边,产品形态持续刷新。2020年后,品牌进一步贴近年轻文化,通过打造IP主题门店、联动《原神》《EVA》等热门内容,将用餐场景转化为兴趣社交空间,使披萨成为年轻人表达态度、建立认同的文化载体。也通过西安首届天台汉堡节、COSMOS夏季动漫游戏嘉年华等潮流文化盛事,直接对话年轻人热衷的文化现场。
创新离不开稳固的供应链支持。必胜客构建了“从产地到餐桌”的全链路可追溯体系。以牛排为例,每块肉品拥有独立身份标识,实现从源头、运输到门店的全程透明化管理,在保障食品安全与品质的同时,也为行业提供了高效、低耗的供应链样本。
产品布局:以多元矩阵响应全场景需求
2024年,必胜客推出创新产品“比萨堡”,以独家研发的比萨面包为基底,外酥内软,搭配帕玛森芝士与新鲜荷兰芹,带来丰富层次口感。其中,经典秘制小龙虾与双芝咸蛋黄两款鸡腿堡,均采用12只以上手剥小龙虾,以高价值感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目前,安格斯牛肉堡、芝士和牛至尊堡等系列产品也已纳入常规菜单,通过灵活的单品与套餐组合,全面覆盖工作简餐、朋友聚会等多类消费场景,逐步构建起以“全天候餐饮解决方案”为目标的产品体系,呼应“厚待自己”的品牌理念。
人文内核:以员工温度筑牢品牌根基
企业的持续成长,离不开“人”的支撑。95后餐厅经理谭煜将心理学知识融入团队管理,通过记住每位员工的生日、高峰时段亲自支援等细节,营造具有归属感的工作氛围。
另一位被称为“社区达人”的经理梁佩,自2016年以来已组织超过200场亲子研学活动,带领超4000名儿童体验手作披萨。她通过拓展教育合作、策划IP主题营销等方式,不仅增强品牌社区联结,也曾创下门店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的业绩。
她们是万千必胜客员工的缩影。对内的团队关怀与对外的社区联结,共同构筑了品牌长期发展的温暖底色,也成为其跨越经济周期的重要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