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吴洪艳 记者 苗嘉诚)“同志,村光大道是在这里报名吗?我会吹口琴!”
“是的大爷,您可以跟我来登记信息……”
自5月下旬宁陕“村光大道”活动正式开启以来,众多百姓群众从观众席走到主舞台,用“土”腔“土”调唱出了属于这座秦岭小城的浓浓烟火气,吸引了无数前来观光消夏的避暑客。为助力县域各类经营主体将文旅流量转化为发展能量,国家税务总局宁陕县税务局以全国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为契机,在风险防控和服务细化方面持续加力,推动“村光”照亮产业发展“大道”。
强管理防风险 算好涉农企业“合规账”
在村光大道的“有好市秦岭山珍大集”上,香菇、木耳、天麻、鲜食玉米等优质山货成了“抢手货”。据悉,宁陕县供销经营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主营的岭娃鲜食玉米销售额较去年同期提高约10%,销售渠道由陕西省内扩展到重庆、成都以及江浙沪一带,江苏市场销量提升显著。
宁陕县供销经营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从事鲜食玉米生产、加工、销售的企业,其产供销体系辐射带动县内9个镇23家合作社2115户种植户增收,有效助力了宁陕县“产业富农”发展战略。
自将该企业列为“税务管家”产业服务示范基地以来,宁陕县税务局“税务管家”服务团队与该企业保持密切沟通交流,着重提醒企业在自然人收购农产品过程中的高风险点和重点注意事项,引导纳税人按照实际销售方信息逐笔开具发票,并鼓励通过银行转账支付,确保资金流、发票流、货物流“三流一致”,增强其自我合规意识,切实做到规范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
“农业企业在申报增值税的过程中需要把免税项目和应税项目分开核算,多亏了税务部门的辅导和提醒,帮我们规避了很多涉税风险,也让我们生产经营有了更多底气。”宁陕县供销经营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办税人员李东表示。
优服务提质效 护航文旅融合“出圈路”
村光大道以“21℃的清凉宁陕”为支点,撬动起生态旅游、特色集市、农林产业等多元业态,形成了“日间游景+夜间观演+闲时逛集”的文旅融合模式,也让“清凉宁陕”的文化热度实实在在转化成了经济发展红利。
关于村光大道带来的消费热潮,秦岭峡谷乐园负责人林晋炎深有感触:“今年自入夏以来,我们的漂流项目单日接待游客量突破千人次,创下暑期客流新高,‘凉资源’真正变成了‘热产业’。”
为帮助企业抓住新机遇,宁陕县税务局依托税收大数据对企业进行精准画像,筛选梳理出企业适用的各类税费优惠政策,并结合行业特点及企业性质,提供定制化税收服务,推送税收政策“不问即知”、政策红利“不来即享”的助企减负套餐。同时进一步整合内部资源,优化业务办理流程,充分运用征纳互动运营中心,实现简事快办、难事帮办、云端慧办,真正做到让纳税人“进一门、不跑趟,一窗办、一站结”。
“我们不方便到现场办业务的时候,税务干部不仅主动上门帮办,办完了还有跟踪辅导,手把手给我们讲操作流程,真的非常贴心。”林晋炎称赞道。
下一步,宁陕县税务局将继续立足税收职能,聚焦县域文旅产业发展,在高频事项办理、涉税诉求响应、办税缴费体验上再下功夫,推动税收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以便民春风托举文化自信,为宁陕县文旅行业发展赋能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