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 周 圆)记者11日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等七部门日前印发《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8年)》,提出到2028年,服务型制造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完成20项标准制定,打造50个领军品牌,建设100个创新发展高地。
服务型制造是将服务深度嵌入制造业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各环节,实现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目前,我国服务型制造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作用逐渐显现,但还存在关键技术供给能力薄弱、标准体系尚不健全等问题。
实施方案提出7项主要任务,即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模式创新、培育壮大重点生产性服务业、分类推进服务型制造模式推广应用、推进标准体系建设、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打造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高地、夯实服务型制造发展底座。具体举措包括培育壮大工业设计经营主体,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速算力与行业融合应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服务型制造融合创新等。
保障措施方面,实施方案要求探索建立服务型制造统计调查制度,加大服务型制造复合型创新人才培训力度,深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