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重点新闻网站  三秦都市报官网

纸质火车票停用首月 记者探访西安北站

出行可打印行程单 电子发票这样开

纸质火车票停用首月 记者探访西安北站

出行可打印行程单 电子发票这样开

2025-10-13 17:30:33
分享到:

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石喻涵)2025年10月1日起,全国铁路纸质报销凭证正式停用,电子发票全面取代纸质票的“无票时代”正式到来。10月13日,政策实施首月,记者实地探访西安北站。

“以前揣着纸质票心里才踏实,现在刷身份证就能打印行程单,车次、座位号都清清楚楚,反而省了取票的功夫。”在西安北站自助售取票区,刚打印完行程信息单的西安市民王淑琴拿着小票说道。当天她准备乘坐K2046次列车前往渭南,为方便核对信息特意打印了行程单。

记者在现场看到,标注“可打印行程信息单”的自助设备前,不时有旅客驻足操作,墙上名为“铁路全面推广使用电子发票”的海报上,详细写着乘车或非乘车人开具发票的具体流程。

在自助设备前,记者进行了体验。点击黄色的“行程信息提示”按键,刷身份证后屏幕立即显示出本人名下所有出行订单。选择记者当天购买的西安至咸阳的K1131次、返程K520次往返车次后,设备仅几秒就打印出两张小票。除开车时间、车次、座位号、电子票号、订单号等信息外,票面上写着“不可作为乘车凭证”的提示语。

据观察,多数旅客打印行程单后会仔细核对检票口信息。68岁的退休教师刘建国将小票折叠后放进上衣口袋,“年纪大了记不住检票口,拿着纸心里踏实。”

记者在检票口看到,旅客仅凭身份证即可快速通行,部分持护照、港澳台通行证等证件的旅客,经人工核验后也能顺利进站。

针对旅客最关心的报销问题,记者随后在人工售票窗口和自助服务区均进行了实测。在自助机选择“扫码开票单”选项并刷身份证后,设备打印出带有二维码的凭证,通过12306APP扫码,系统提示“行程未结束,暂无法开具电子发票”。

在人工售票窗口,排队旅客中不乏老年群体的身影。记者购买火车票后,拿到的也是“行程信息提示”小票。为此,售票窗口工作人员表示,电子发票需在行程结束或退改签后的180日内,通过12306网站、APP、自助售票机或人工窗口开具。

对于10月1日之前180日内的历史车次,车站自助机仍保留旧版纸质报销凭证打印功能。记者尝试查询7月乘坐过的由西安北开往成都东的D1927次乘车记录,设备成功打印出带有“报销凭证”字样的纸质凭证。

随着纸质火车票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不少人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与纸质火车票的独家记忆,掀起一波“怀旧潮”。网友“蜻蜓队长PRO”晒出两组共六张纸质火车票照片,每张车票背后都藏着一段温暖故事。

第一组照片中的三张车票,分别是北京西至西安、渭南至西安、渭南北至北京西的车次。其在配文中写道:“我在陕西渭南上的学,一开始高铁还没通,最喜欢坐Z19/Z20次列车往返北京和西安。那时候渭南到西安有一趟通勤绿皮车,票价才3元,周末不着急的时候,就乘坐这趟车去西安。后来高铁通了,G666次成了我的‘专属车次’,数字吉利,速度又快。”

第二组照片里,一张西安至神木的纸质火车票格外显眼。“这张票是为了纪念我已故的姥爷。”“蜻蜓队长PRO”回忆,“小时候我在保定生活,姥爷特别喜欢研究火车,家里堆着一本又一本的车次时刻表,他看的时候我就凑在旁边一起看,还跟着他认识了京九线、京广线这些铁路线。姥爷经常骑着小摩托带我去火车站看火车,那时候觉得火车‘咣当咣当’跑起来特别威风,近距离看特别刺激。姥爷说他退休前在神木工作过,总跟我讲陕北的黄土高坡,那时候去神木要坐很久的绿皮车,特别不方便。现在高铁通了,交通越来越便利,特意留着这张西安到神木的票,既是怀念姥爷,也感慨中国铁路快速发展。”

(编辑:薛诗彤)

(责编:张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