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陶颖 代泽均)5月27日,西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联合陕西日报社走进西安市雁塔区曲江街道金辉公园里社区,开展“美丽中国我先行-聚焦智慧生活 共筑绿色家园”六五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展示执法装备等形式,向公众直观呈现西安市运用科技手段与智慧化监管模式,对企业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管的实践成果。
环保科技秀进社区 硬核装备吸睛
活动现场,两架无人机成为全场焦点。翼展3.3米的智航V330A无人机刚展开机翼,就引来孩子们此起彼伏的惊叹声。“这么大的无人机能做什么呀?”5岁的轩轩仰着小脑袋好奇地问。执法人员蹲下身子,用童趣十足的语言解释:“它就像守护蓝天绿水的‘超级飞侠’,肚子里藏着气体检测仪、红外热成像相机这些秘密武器。飞到高空就能快速检测空气质量,还能通过热成像技术,及时发现森林火灾隐患呢。”生动的描述,让围观孩子们的眼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在V330A无人机旁,体型小巧的大疆Matrice 350 RTK同样吸睛。执法人员现场对比讲解:“这架V330A采用垂直起降固定翼设计,续航能力超强,特别适合进行大范围巡查。不过它‘块头大’,需要开阔场地起降。”说着,他指向一旁的大疆多旋翼无人机,“而这位‘小精灵’能在狭窄巷道里灵活穿梭,适合进行精准巡查。”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居民对不同设备的功能特点一目了然。
除了无人机,便携式水污染物多参数在线分析仪、手持式光学气体成像仪等“黑科技”装备也惊艳亮相。身着制服的城管人员仔细端详手持式PM2.5/PM10在线直读监测仪后说,“你们的设备确实更专业,精准度也更高。”执法人员笑着回应:“术业有专攻,不同设备各有所长。”
科技赋能执法 实现监管新突破
据了解,这些创新装备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传统拉网式执法检查的模式。以往,执法人员需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对企业进行逐一排查,不仅效率低下,还可能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干扰。如今,借助手持式光学气体成像仪等设备,执法人员只需在企业内进行简单巡查,就能迅速、精准地发现气体泄漏等问题。既提高了执法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又减少了现场检查的频次和数量,实现了对企业的“无感式”监管。这种转变,不仅提升了执法监管效能,更体现了执法方式的人性化和科学化,在履行监管职责的同时,最大限度减轻了企业负担,实现了生态环境执法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我们推行的‘监督+服务’模式,正是科技赋能与执法理念创新的深度融合。”西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执法一大队马越介绍,执法人员借助先进设备精准发现问题,通过大数据分析建立企业环保信用档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企业实施差异化监管。在严格监管的同时,组织专家团队开展“环保问诊”,为企业提供切实有效的帮扶和指导。
这场充满科技感的环保进社区活动,不仅是先进生态环境执法设备的集中亮相,更是西安生态环境执法迈向“智慧执法”“技防优先”的生动缩影。未来,西安市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将持续深化科技赋能,确保执法监督精准高效,规范生态环境行政执法行为,优化创新执法方式,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